链接:甘当梯 日期 : 2024-12-11
12月9日,内江九中“文轩教育杯”2024“一二.九”演讲比赛在四川内江热烈举办,经过精心准备,初2026届一班学生、校播音员唐子涵同学发表了题为《国破家何在 青春献祖国》的精彩演讲,演讲稿旁征博引,并根据129三个数字,创造性提出“爱国三度”,脱颖而出,获得一等奖。
附:演讲稿全文如下——
国破家何在 青春献祖国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及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好! 我叫唐子涵,现在就读内江九中初2026届一班。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《国破家何在 青春献祖国》。 今年一二九运动纪念日随后的元旦,将迎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》实施一周年,在老师引导下,最近我在思考:什么是爱国?为何要爱国?怎么去爱国? 毛主席15岁时读了《盛世危言》,领悟到了“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”,从此走上了救国救民之路。被毛主席誉为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”陶行知先生曾说,“国家是大家的,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”,他写到“我是中国人,我爱中华国。中国现在不得了,将来一定了不得。” 我父亲是一位爱国人士,从小我就听他讲:“爱”的繁体字,意思就是“为之心动,为之行动”;“国”的繁体字由“口”和“或”组成,大“囗”表示疆土范围,表示国家应有边防。或中的“口”为国境线里人口。“戈”作为兵器,对外抵御侵略,对内维持治安。“或”字下方的“一横”表示土地。从字面上理解“爱国”,就是“胸怀祖国,付诸行动,拿起武器,抵御外敌,保护人民,守护土地。”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,1935年“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”极大程度上声援了红军北上抗日。毛主席评价,“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,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,准备了抗战的人心,准备了抗战的干部”。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,我由衷地向那个时代的爱国青年学子致敬!后来的国共合作并肩抗日,川军穿草鞋出川,一寸山河一寸血,全国人民都点赞“四川不灭,中华不亡”! “一二九运动”前两个多月,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提出“爱国三问”——“你是中国人吗?你爱中国吗?你愿意中国好吗?”“爱国三问”一问民族血脉,二问家国情怀,三问责任使命,是历史之问、时代之问更是未来之问。 读了“爱国三问”,结合“一二九”这个数字,在父亲启迪下,我总结出“爱国三度”,我认为:习近平主席说的“爱国是第一位的”应是爱国的“高度”,像精忠报国的岳飞,“爱国要忠贞不二”应是爱国的“态度”,像抗战中的毛主席,“爱国要论持久战”应是爱国的“温度”。高度、态度、温度共同构成了“爱国三度”。 最后,我将此《爱国青年》之诗,献予各位—— 国破家何在,勿忘血成河。中华大复兴,青春献祖国! 谢谢大家!
|
近期热点:地球会:《毛泽东颂》作者创办“春将军”爱国品牌营地 |